“Collection of Observations and Research Conducted in Egypt During the Expedition of the French Army. Second Edition”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TED] Charlie Todd :The shared experience of absurdity 一起體驗怪誕行為
Charlie Todd 在10年前創立了 “ Improv Everywhere”這個團體。
2002年的時候, 他剛到紐約,希望從事表演和喜劇方面的工作。可是卻沒有表演的機會。他為自己搭了個街頭「舞臺」。第一個企劃是 首屆的 “ The No Pants Subway Ride (不穿長褲地鐵之旅) ” 。
一共七個站, 七個沒長褲子的人一個站一個站的上車。到了第八個站,一個拖著巨大行李袋的小姑娘上來 兜售一美元一條的褲子, 就如同平常會在列車上看到有人推銷電池或糖果一樣 。他們一人買了一條褲子穿上 接著說:「謝謝,這褲子來得真及時」 然後裝作什麽也沒發生一樣 很自然地朝不同方向離開了車站。
這企劃十分成功, 並且一直進行至今。2011年5月已經是第十屆“年度不穿長褲的地鐵之旅“了 , 這次有3500個不同背景的人參與。只穿內褲的他們將會出現在 幾乎每條紐約的地鐵線上 另外,在世界上其他50個城市的地鐵裡 也都有人參加。 想參加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No Pants 2010 by Improv everywhere)
有一天, Charlie走過聯合廣場的時候, 看到有一個女孩在一扇窗戶裡跳舞,這看起來非常奇怪。因為外面當時很黑,燦爛的燈光從裡面把她照亮,看起來就像在舞臺上表演。15秒後,她的朋友出現了,她們擁抱大笑,然後一起離開了。Charlie獲得了靈感, 開始了另一個企劃:
" LOOK UP MORE (多抬頭看一些) "
70個演員全身穿黑色的衣服 完全沒有人授權,也沒有提前通知商場。Charlie站在下面向他們發信號,第一個信號是讓他們一起舉起四英尺高的字母 " LOOK UP MORE”
第二個信號是讓所有人一起"開合跳"(跳起來雙臂舉起,雙腿向外展開的一個動作) 。然後是跳舞,所有人一起跳 ,到獨舞,一個人跳 其他人都指著他。 當時最後有好幾百人 停下腳步抬頭看他們在做什麽。
2006年的時候 一位德州的高中生提議他召集一些人,穿著藍色短袖開領衫和卡其褲, 到百思買(Best Buy)去閒逛。(這和店員的制服一樣)
Improv Everywhere之後也不斷有新的活動:
70個演員全身穿黑色的衣服 完全沒有人授權,也沒有提前通知商場。Charlie站在下面向他們發信號,第一個信號是讓他們一起舉起四英尺高的字母 " LOOK UP MORE”
第二個信號是讓所有人一起"開合跳"(跳起來雙臂舉起,雙腿向外展開的一個動作) 。然後是跳舞,所有人一起跳 ,到獨舞,一個人跳 其他人都指著他。 當時最後有好幾百人 停下腳步抬頭看他們在做什麽。
2006年的時候 一位德州的高中生提議他召集一些人,穿著藍色短袖開領衫和卡其褲, 到百思買(Best Buy)去閒逛。(這和店員的制服一樣)
Charlie召集了80人,參加者年齡由8 - 65 歲。
他們一個一個走進店裡,店務員很快樂的跟他們合照。經理卻因此而報警了。警察來了並告訴經理這不是犯罪行為。(笑)他們在店內逛了二十分鐘左右便離開。
Improv Everywhere之後也不斷有新的活動:
3000人聽同一首MP3 在公園裡一起悄無聲息地跳舞
在中央車站 與200個其他人一起靜止不動
打扮成“捉鬼特工隊”(魔鬼剋星) 跑過紐約公共圖書館
溜隱形狗
quadruplets...四胞胎....XD
Charlie :「你看,我們還是孩子時,別人教我們玩。從來也沒人告訴我們玩需要什麽理由。
大家都認為玩是一件很好的事。我想這正是Improv Everywhere的動機 就是沒有目的,也不需要什麽目的 我們不需要原因。只要有趣,看起來像個好玩的主意,而且在現場目擊的人們也會覺得這很有意思,那對我們來說就夠了。我也認為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學習「玩」並沒有什麼對或錯的方式。 」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解構主義建築 Deconstructivism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的意義 :
解構主義有兩個核心論點,
- 為社會現象的意義可做無限的解讀與延伸,二為本質上解構主義者熱衷於挑戰與反抗權威(Ellis,1989)。
- 解構主義的本質在於「拒絕接受文章內容所賦與的表面原始意義與否定其原初的客觀性」(Norris,1982)。
解構主義 :
解構主義是一種將走入政治和社會的概念結構。解構建築,是要從政治,文化, 哲學,實體上錯位,而非僅僅在材料結構意義上。
解構主義總是被誤解 為拆散結構,結果任何具刺激的,使結構分開的建築設計,那些複雜的異化,蹤跡拼 貼,或是簡單的打碎構件都被歸進解構主義。解構主義並不是摧毀或異化, 解構主義通過挑戰那些和諧,統一和穩定而獲得它的全部力量。
解構主義認為,缺陷是結構內在的,如果不摧毀它,就不能移走這些缺陷。解構主義建築師不是要拆散房子, 而是在建築內部設置下故有的兩難矛盾,診斷出建築傳統形式的抑制症,這種症狀綜合了溫文的誘導和強迫的扭曲 。
解構主義建築 Deconstructivism
是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
它的特點是把整體破碎化(解構)。主要想法是對外觀的處理,通過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來形成建築元素之間關係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樓層和牆壁,或者結構和外廓。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種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預測性和可控的混亂為特徵。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
在解構主義中,也有參考其它20世紀的運動,譬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很美麗的地方~~~)的建築設計比賽(特別德希達和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 的作品 並且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
(House VI by Peter Eisenman)
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
解構主義者對《建築學的複雜性與矛盾》的解讀相當不同。
基本的大廈在解構主義是充滿問題和複雜的主題,沒有為裝飾分離。像後現代主義者范裘力不把裝 飾品和功能分離,大廈的功能方面表示了疑問。
幾何對解構主義者正如裝飾品對後現代主義者,都是複雜化的主題,並且反過來是幾何的複雜化。這也適用於解構主 義大廈的功能、結構和空間方面。
解構主義建築中的複雜一個例子,就是法蘭克·蓋瑞(Frank Owen Gehry) 在德國萊茵河畔威城的威察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一個現代主義藝術畫廊採取了典型和樸實的白色立方體並且使用了立體派的幾何回憶和抽象表現主義來解構它。
(New building of the Vitra Design Museum in Weil am Rhein)
當採取現代主義時,特別是那些國際樣式,它的白色灰泥皮膚是回憶作為一個起點,這推翻了現代派樸素的功能方面。
《建築學的複雜性與矛盾》的另一個解讀的例子,就是剛才出現過的 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他採取城堡作為原始模型,然後灌輸一系列的切割的複雜性和破碎。
三維 柵格(Bitmap)有些任意地通過大廈奔跑。作為在現代主義的參考配件,柵格與城堡的中世紀互相碰撞。一些柵格故意地不到達地面,在樓梯盤旋創造神經過敏的心神不安感覺與柱體的結構目的互相衝突。
衛克斯那藝術中心解構了城堡的原型和以衝突和區別的方式交回它的空間和結構 。
根據德希達的說法,當處理經典敘述結構時,最好進行文本解讀。任何建築的解構「deconstruction」都需要某類原型建構「construction」的存在。這是對靈活變奏而強烈地建立的一種恆常期望。弗蘭克·蓋里自己在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 居所 (Gehry Residence)的設計被譽為標準主題的原型變化。
最初只是普通居所,後來蓋里所改動了重量、空間的運用及借用一些惡搞的元素。這就成了解構主義建築的例子。
再者,關於德希達對在場形上學和解構的概念,他的蹤影和抹除的概念暗藏在他哲學的文章中。他從書本構思建築雕塑,常常把文字佈滿模型的表面,讓他的建築成了他的寫作。李伯斯金在文章中及柏林猶太博物館的項目中採用了蹤影和抹除的概念。
這間博物館被設想為浩劫的痕跡和淡出,意欲讓它的主題容易理解和充滿傷感。譬如,林瓔的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碑、艾森曼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也反映了蹤影和抹除的主題。
解構主義建築:
BY Zaha Hadid
(Cleveland Clinic Lou Ruvo )
(Museo Guggenheim Bilbao)
BY Frank Gehry (Dace : Frank Gehry 作品很多, 下次再為他開一篇:D )
(Crooked House)
inspired by Jan Marcin Szancer and Per Dahlberg
訂閱:
文章 (Atom)